学术科研
热点新闻
2025-04-29
 在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为积极践行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
最新公告
2025-04-22
根据《关于评选2024-2025学年度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的通知》的...
建设动态

中南讲堂·牛津学术周 | 上海交通大学侯逸飞老师受邀开展讲座 牛津大学张亚楠研究员与本院胡春艳教授受邀参与评议

发布时间:2025-04-27    作者:谢承霖    来源:     浏览次数:




202542419:00,中南讲堂·牛津学术周第四场活动在伟德国际1949手机版天心校区伟德国际1949官网院楼404报告厅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侯逸飞老师受邀进行以“美国家庭照料中的矛盾与福祉”为主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伟德国际1949官网刘媛副教授主持,吸引了众多师生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伊始,侯逸飞老师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主题。她指出,在美国家庭中照料孙子女和照料失能老年父母是两种代际间家庭责任,但这些行为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却因种族而异。讲座通过两篇最新研究,深入探讨了美国家庭照料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并对比了黑人和白人家庭的显著差异。这些发现不仅为理解美国家庭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中国的家庭政策和研究方向带来了重要启示。

第一篇研究介绍的是隔代抚育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在美国,祖父母照料孙子女通常是因为成年子女面临各种问题,如监禁、吸毒或心理健康问题,而在中国,老人照料孙子女往往被视为“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研究发现,在黑人家庭中,隔代抚育行为与母亲和成年子女之间的亲密度更高之间存在正相关;而在白人家庭中,隔代抚育却与更高的代际冲突相关。通过访谈发现,黑人母亲倾向于将成年子女的问题视为家庭需要,而白人母亲则认为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负担。

二篇研究则将视角转向照料失能老年母亲对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当老年母亲活动能力受限时,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紧张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是否会因种族而有所不同?研究发现,在黑人家庭中,母亲失能反而促使成年子女之间的凝聚力增加,通过积极沟通和协商解决冲突,从而降低了紧张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而在白人家庭中,无论母亲的健康状况如何,这种关联的强度都没有显著差异。 

 

侯逸飞老师认为两篇研究均表明种族文化对美国家庭照料的行为和后果有着深远的影响。黑人家庭强调家庭团结和共同责任,而白人家庭更注重个人责任和独立性。中国在社会保障和社会文化方面与美国有所不同,但也可以从这些研究中获得启发。

在特别设置的“评议讨论”环节中,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参与交流对话,在更好地帮助听众理解的同时提供思维碰撞的平台。牛津大学张亚楠高级研究员(Senior Research Fellow)从中西方差异性方面为同学们补充信息,同时对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些针对性问题。伟德国际1949官网胡春艳教授从美国人种多样性、研究方法的规范性、理论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国际顶刊的一般要求等角度提出一些研究困惑与建议,并进一步结合时代变化和公共管理学科研究需要指出了家庭照料与社会政策在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与空间。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分别从颗粒度问题、自然语言方法使用、跨学科理论、照料冲突等方面向侯逸飞老师提问。侯逸飞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尽而生动的解答,启发同学们进一步思考。

 

 

讲座最后,刘媛副教授进行了简短总结,并对侯逸飞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肯定与感谢。本次讲座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在场师生深受启发。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一审:吴高辉  二审:岳忠强  三审:董海军)